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hg4123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雷军谈小米的市值_讷河足球_足球捷报比分网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雷军谈小米的市值

2025-02-13 20:24:37 讷河足球 粘永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米市值蒸发2336亿港元,雷军承诺一年不减持,小米股价会止跌吗?

止跌与减不减持没啥关系,1月9日之前小米的限售股没解禁,股价不照样跌跌了40%吗?

小米上市之初,雷总在庆功宴上宣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可是一年过去了,当初买入的人不仅没赚一倍反而被套40%以上。

2018年年前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6%。小米虽然同比增长了21.2%,但是手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很大挑战。十年前中国的网民增长率在50%以上,而现在已经到6%左右了。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存量时期,君不见农村老头老太太现在都人手一部手机。人口红利消失,拿什么来高速增长!

所以,接下来手机行业只能靠创新,小米没有创新,没有亮点,消费者凭什么选择小米而不是大米。而创新靠的就是研发。

那么小米的研发实力到底怎么样?老规矩,不瞎猜,看数据。

根据小米的CDR招股说明书,2015年-2017年期间小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8亿、684亿、1146亿,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5.12亿、21.04亿、31.57亿,研发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2.26%、3.07%、2.75%。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雷军谈小米的市值

这是什么水平?以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为例,华为2015年到2017年期间,研发费用分别为596.07亿、763.91亿、897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09%、14.65%、14.86%。由此可以看到小米的研发投入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不及华为的零头。没有研发,拿什么来支撑小米的梦想。

靠小米生态链吗?别闹了,无论是小米电视、还是小米空调,小米最多是贴牌生产而已,小米生态链说白了,如果做成了最多是互联网销售杂货铺,如果做不成,那就是一大堆累赘。

君不见,小米入股TCL之后,股价非但没反弹,反而下跌了百分之十几。小米生态链的未来,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

小米,为发烧而生,但愿是米粉发烧,而不是小米自己发烧!

小米发行238.37亿股毎股负4.4912港元,总计负资产1103.38亿港元,收益支撑不住现在的股价,按现在收益得7-8年还债,香港股市比较成熟,不跌才怪

融资风投的转嫁给股民买单,前期的亏损和借贷银行的1000亿自己得慢慢还,每年50多亿利息还得自己背负

本文是小米大跌的后有感而发的畅想曲。

我觉得雷军承诺太短,承诺三年,小米股价可能就噔噔噔涨三天,涨20%!在行情冰冷的冬天,让投资者感到不会被套现,市场情绪稳定,不至于这样连续大跌。

但减持的时间窗口,只是导火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小米自身的估值,可能小米上市前,香港市场对于小米的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只是通过网络影响力以及报表观察,不够充分。

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小米的发展战略,有了更充分的理解,虽然小米的各项业务增长率极高,但可持续性受高度质疑,质疑的情绪会传染。

经过半年时间的了解,香港市场认为小米股价高,所以,遇到减持的时间,决定卖掉,加速下跌。

小米上市就等于是个黑天鹅了:发行价黑天鹅,发行价高,引发危机。导致小米股价持续创新低。

当初上市真不应该定价17港元,应该低一些,上市就定价4000亿港元,上市前,小米进行了互联网的IPO营销,雷军甚至去香港见李嘉诚,将合影发到网上,他们还去了华尔街宣传IPO,将创始人在华尔街拍的合影,也发到了网上,这些都是为IPO造势。结果是投资者相信了,接受了每股17港元的定价。这些造势必然影响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当时我就讲过,小米利用卖手机的营销方法卖IPO的股票。

长期挽救小米股价的希望,就在小米的零售,小米零售有突破性的进展,排他性的竞争力,那么小米的股价长期才有希望。

手机行业是没什么大希望的。手机格局可以借用2006年《赢在中国》小伙预测慧聪将会败给阿里的那段话。现在华为正在打苹果,等华为打败了苹果,就会回头打小米,手机这块,最终只有华为做的好。

所以小米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零售!!必须赶在手机能够提供现金流的时间内,将零售业做起来。否则,如果手机无法提供现金流,零售业就难做了。

小米最大的隐患在于雷军表示硬件利润5%,试问,这样的利润率,你是投资者,你会投资小米吗?

图片来自网络(雷军与苍井空)

其次,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下跌趋势,谁也无法抵挡,从一定程度来说,智能手机已没有太大潜力。

再次,小米未来寄望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方向,但小米生态链规模看起来很大,其IoT智能生活业务为小米带来上百亿营收,2015年营收仅为50亿元,到2017年增长至235亿,而2018年三季度累计收入为289亿元。

不过,在我看来,这靓丽的数字背后很虚胖,例如早前智米CEO苏峻给出的数据显示,这200亿营收中,其中80%来自不到10款产品,如果这个数据真实可信,那么靓丽的数字背后是否暗藏风险?首先小米所培育众多的生态链企业,频繁向市场推出各种智能设备,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仅是为了刷存在感值得深思。

最后,小米创业7年营收就突破千亿,2017年总营收1146亿,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累计1304亿,高于去年全年,这个成长速度堪称奇迹,此外,经过多年培育,智能家居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作为新兴互联网企业,去年在香港上市成为热门话题,但上市首日破发,随后面几个交易日,2018年7月18日小米冲高至22.2港元,对应市值为5570亿港元。只是,随后一路下挫,截至2019年1月10日2501亿港元,相比高位跌幅高达55%,市值缩水3069亿港元,已被腰斩的小米令人惋惜。

雷军与董明珠世纪豪赌:

以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推动小米高速发展,至此雷军更是和董明珠玩起了任性豪赌,明珠作为企业界的铁娘子,同样也是话题不断,对于格力来说,董明珠就是最好的代言人。两个人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典礼上相遇,一场关于10亿豪赌就此开始。

在此之后,格力和小米均得到了告诉发展,格力电器在2018年营收有望达2000亿,小米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累计1304亿,这一场豪赌明珠声称基本上了雷军,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

市值蒸发3279亿,雷军身价暴跌812亿,全球第二的小米怎么了?

我怀疑,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是否同一?如果按物性而感,似乎重叠,你看到的那棵树和我看到的那棵树是同一而识…但是按意识而论,这就不能够确定了,我甚至不能够确定你我的“意识形态”是否一样,树是否客体?抑或是各自的“意识交集”?所谓“主客体”是心物二元世界感的推定,是否如此划分,恐怕也还是一个问号呢…您看,意识存在大量的不为人知…比如,我在干啥你不晓得,你在干啥我不晓得,就算是同一世界也宛如不是同一世界…那么,所有的经验,之于不同的意识体,其可借鉴性…也十分可疑。如果问人的差异,我觉得是意识各自,即便坐在一起,各自起心动念,几分相同?应该一样吗?模样一致处,若不是故意,或者有隐然的“关联性”,何以心有灵犀?是谁牵的意识线?又是谁打的太极拳?是共性的作用大?还是个性的隔离强?在厮混着佯装同类的模样背后,几人是天然适配?到头来,即使宾客如云,也是愣拿自己适配场面功夫,迎来送往,极力矫饰,费心劳神…难言心意相通,或有一事无奈而同往,于是各演其角。

雷军损失50座小米科技园:小米市值蒸发3100亿,你怎么看?

前一段时间,雷军公布了北漂9年终于在北京买下了房子,房子的面积很大,小米科技园总体面积是34万平方米,总造价52亿元。

不过跟小米买房这种喜事相比,小米在股市上的表现就略显尴尬了。

回想2018年小米准备上市的时候,雷军曾经放出豪言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然而令雷军尴尬的是,小米上市首日就破发。小米上市发行价是17港元,但是7月9日当天小米开盘价只有16.6港元,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2.35%。虽然发行之后的几日小米股价涨到了22港元左右,市值一度达到4866亿港元,但这也是小米历史上最高的市值,随后小米股价总体呈现不断下跌的趋势,截止目前小米的股价只有8.8港元,市值相较2018年7月18日已经下跌60.36%,市值跌去了2920亿元,相当于小米的市值蒸发了56个小米科技园。

看到这个结果,不论是雷军还是小米的员工或者是一些投资者估计都高兴不起来。当年在小米准备在香港上市之前,市场普遍非常看好小米的前景,小米估值甚至达到1000亿美元,而小米在上市之初也确实诞生了很多百万富翁其千万富翁。不过当小米股价达到了22.2的历史高点之后就一路下跌,很多人的财产经历了一年多之后已经缩水了一大半。

对于小米股价的表现,估计雷军和市场都始料不及,而小米的股价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除了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之外,当初大家对小米期望过高导致小米不合理的估值也是小米股价无法维持在高位的重要原因。

当年小米上市之前,市场流传小米的估值可以达到1000亿美元,当时就有很多人怀疑这一个估值过高,因为1000亿美元的估值是基于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实际上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小米的主要业务包括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服务。2017年,其手机销售收入806亿元,占总营收的70.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收入234亿元,占总营收的20.5%,而互联网服务收入只占比10%左右。而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对其估值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互联网的估值都要比传统的硬件公司估值高出很多,所以当大家把小米当做一家互联网公司来估值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怀疑小米估值偏高。

另外虽然小米成立之今总体的业务增长非常快,但其财务数据并不怎么好看,其利润和负债并不足以支撑小米600亿美元以上的市值,比如小米上市之前的三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营收2014年末899亿、2015年末1059亿、2016年末1158亿、2017年末1614.5亿,单纯看一下营收小米表现还是很给力的,但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对优先股的处理方式,小米2017年亏损额达438.9亿元,净资产为负1272亿,由此可见小米的财务数据并不是这么好看。

要知道同类的企业当中,苹果一年的净利润可以达到400亿美元以上,现金流量更是超过2000亿美元,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一直维持在很高市值的原因之一。而小米每年的净利润总体来说并不太理想,所以当初小米17港元的发行价是有点偏高的,所以其股价迟早要回调。

对于为什么当初市场对小米的估值那么高,我相信稍微眼亮一点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就是资本的推动。在2015年的时候,雷军曾经表示过小米5年之内不会上市,但是到了2017年就要匆匆忙忙申请IPO,这里面说明有些事情是雷军自己没法控制的。从2010年9月28日至2017年8月24日,小米共进行了六个轮次的融资(其中B、C、E、F包含若干小轮次),合共募集15.8亿美元,这些融资为小米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炮弹,但是资本的天生是逐利的,通过估高小米的市值,如果到了解禁期小米股价仍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那他们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只不过这些资本的算盘也有打错的时候,他们自己估计也没有想到小米的股价会出现这样的形势。

当然,除了小米自身的原因之外,市场的总体环境也是影响小米股价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小米递交IPO申请的时候恒生指数还是在30000点上,而到了6月份就跌到了28000点,截止目前更是跌到了26918,跌幅达到10%。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饱和,小米想要保持快速的增长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虽然2018年小米的销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进入2019年之后,小米手机的销量表现并不太理想,在华为、OV等厂家的竞争之下,小米的手机销量增长遇到了瓶颈。比如201 9年第2季度,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是3230万台,同比下降0.2%,这跟2018年的迅猛发展相比是有较大差距的。

也正因为受到自身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小米股价表现不理想,其实早就在市场的预料之中。

当然,小米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随着它的未来不断成长,我相信未来小米的股价肯定会迎来回升的一天,未来其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甚至更高也是并非不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